2005年9月20日 星期二

買賣

【買賣:只要一個願買,一個願賣,這就是正常的交易行為。凡是兩相情願的事情,就不能用道德或不道德來衡量──相反地,用任何道德標準去衡量雙方同意進行的行為,加以干涉、非議,才是不道德,因為妨礙和干涉了他人的自由意願。】

偶然情況下看到的一段,就個人而言非常認同。

還記起迪士尼開幕前,不記得是叫乜乜還是叫物物的團體,去遊行、抗議、去反對 …

心底仍是那一句話:既買賣雙方認同、接受。一個旁觀者,根本無資格去干涉。

###

人,總是喜歡以自己的個人標準去衡量別人。當然,我清楚知道自己也脫不出這範疇。

在大多數的事情上,根本是沒有所謂對與錯、好與壞之別。有的,只會是不同角度的看法、觀點。

但有太多人喜歡把這些話掛在口邊,說什麼不公平、做錯了、想法不太好又或是壞了大事。

你是誰,還是你以為你會是誰?

對與錯、好與壞可時變了由你來決定?

你說這是客觀分晰後的答案嗎?

可笑,人能夠客觀嗎?告訴你,每人也只會是主觀的。

不對嗎?你就是那個能客觀的人麼?

好得很,那麼便請你客觀的接受我的主觀罷。

###

很喜歡的一段,忍不住又多貼一次。

【如果相信自己, 最終知道自己原來是做錯了,

就證明人應該採納勸諫嗎?不應該相信自己嗎?

誰人是對, 誰人是錯?誰來介定對或錯?

最終的結果, 就是介定當初的決定是對還是錯?

如果當初的決定, 最終是失敗的話,

就是魯莽, 一意孤行, 固執?

如果當初的決定, 最終是成功的話,

就是意志堅定,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, 果斷?】

###

前天晚上與友人討論了個頗有趣的話題,就是當已擁有或得到一些事,便該感到幸褔、幸運又或是滿足。

經常於不同的地方也有看過類似話題的文章,像是:

【你能不滿意自己的工作,相對地說是你仍有一份工作,多少人連工作的機會也沒有】

【如果你的冰箱裡有食物、有衣服穿、還有地方住、你知你是多幸褔幸運嗎?多少人是活在飢寒交迫之下 】

就這樣我便該要感到幸褔?幸運?又或是滿足嗎?

我不能,就當我是不知足好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